配置即代碼:Ansible 入門

配置即代碼:Ansible 入門

之前負責產品研發時,常常需要因應客戶需求,更新終端裝置上的應用程式。因為終端裝置在廠區可能一次就是幾十幾百台,如果用手動更新大概當天就不用做事了。Ansible 這類組態管理(Configuration Management)軟體就是為此而生。相對於同類軟體,Ansible 的系統需求單純,只要 Client 端有安裝 Python 即可,很適合資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統。

這篇會用 Ansible 來模擬簡單的 Python 應用程式更新,看看它如何處理 Deployment 的問題。

Install Ansible and Setup Environment

首先在 Server 端安裝 Ansible,如果你使用的是 Ubuntu 的話,只需要執行

sudo apt-get install ansible

同時,使用一台 Raspberry Pi Model B 來當成終端裝置,沒有 RPi 也可以用 VirtualBox + Vagrant 搭建虛擬機來使用。

因為 Ansible 是使用 SSH 進行遠端操作,記得要打開 RPi 上的 SSH

sudo raspi-config

選擇 Interfacing Options 後,打開 P2 SSH。

最後要記得確認 RPi 上有 Python

python3 --version

Setup Host Information

我們必須告訴 Ansible 要連接的主機是哪些,相關資訊是什麼,這些 Client 端的裝置,在 Ansible 術語中稱為 Inventory。先假設工作目錄為 playbook,則先在該目錄下新增一個 hosts,來描述終端裝置

playbook/
    hosts               *# inventory file for production servers*

該檔案內容為

pi ansible_host=192.168.5.10 ansible_user=pi

由內容可以知道,該裝置名稱是 pi,IP 是 192.168.5.10,而用來登入的使用者名稱為 pi。

接著可以執行 Ansible 的測試命令 ping,當裝置收到後,會回應 pong,表示兩者間通訊正常

# -i is inventory
# -m is command module

ken@ken-Lenovo-ideapad-330-15ICH:~/git/ansible/raspberry/playbooks$ ansible pi -i hosts -m ping
pi | SUCCESS => {
    "changed": false, 
    "ping": "pong"
}

Setup Ansible Config File

因為每台裝置需要寫 hosts 來對應會很麻煩,如果裝置有共通欄位,例如 RPi 的 remote_user 都是 pi,能不能使用共同文件來設定?Ansible 的 config 檔就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。我們在工作目錄下加入 config

playbook/
    hosts               *# inventory file for production servers
    ansible.cfg         *# ansible config file*

檔案內容如下

[defaults]
inventory = hosts
remote_user = pi
host_key_checking = False

將預設的 inventory 指向 hosts,預設的 user 設為 pi,如此一來,inventory file 中就無需描述多餘資訊,hosts 可以改成

pi ansible_host=192.168.5.10

因為 config 檔中已經指定 inventory 為 hosts,之後執行 Ansible 時就不用指定 -i 了。這次使用另外一個 Ansible 的命令來看 uptime 的時間

ken@ken-Lenovo-ideapad-330-15ICH:~/git/ansible/raspberry/playbooks$ ansible pi -m command -a uptime
pi | SUCCESS | rc=0 >>
    16:28:46 up  2:48,  4 users,  load average: 0.08, 0.05, 0.01

如上,可以看到 RPi 從啟動到下指令,中間經過 2:48。

Write a Playbook

在前面的步驟中,我們透過 Ansible 對遠端裝置進行單次指令,但如果組態設定或部署需要一次進行多次指令的話,我們可以怎麼做?Ansible 有個工具稱為 playbook,類似劇本,只要 user 依照 yaml 格式編寫好,Ansible 就會根據 playbook 來執行指令。

為了使用 playbook,在工作目錄中加入 playbook 的檔案

playbook/
    hosts               *# inventory file for production servers
    ansible.cfg         *# ansible config file
    pi-update.yml       *# ansible playbook*

內容如下

- name: Update python script
  hosts: end-devices
  become: True
  tasks:
  - name: copy python file
    copy: src=files/hello.py dest=/home/pi/ansible/hello.py mode=0644
  - name: run python file
    command: python3 /home/pi/ansible/hello.py

在這個 playbook 中,執行對象是 end-devices 這個 inventory 群組。這個 playbook 存在兩個 task,第一個用來將 hello.py 這支 python 的 copy 到終端裝置;第二個用來執行終端裝置上的 python 程式。

可以看到,inventory 由原先的 hosts 改為 end-devices,這是因為 inventory 可能是由多台機器組成的群組,因此我們改寫原先的 inventory file,將它變成

[end-devices]
pi ansible_host=192.168.5.10

在開頭加入群組名稱。

接著,在工作目錄創建要複製過去的檔案

playbook/
    hosts               *# inventory file for production servers
    ansible.cfg         *# ansible config file
    pi-update.yml       *# ansible playbook
    files/              *# files
      hello.py

hello.py 是個 python 的程式碼,用來印出 “Hello, world”

print("Hello, world")

相關準備完成了,來看看執行的結果。執行 playbook 需要使用 ansible-playbook 這個命令

ken@ken-Lenovo-ideapad-330-15ICH:~/git/ansible/raspberry/playbooks$ ansible-playbook pi-update.yml

PLAY [Update python script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TASK [Gathering Facts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ok: [pi]

TASK [copy python file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changed: [pi]

TASK [run python file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changed: [pi]

PLAY RECAP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pi                  : ok=3    changed=2    unreachable=0    failed=0

Ansible 會先收集裝置上的資訊,然後依照 playbook 來執行 task,changed 表示裝置被實際變動,由結果可看到 Ansible 將 hello.py 複製到 RPi 上,並且執行 python script。

Add Debug Information

但是 hello.py 有印出 “Hello, world”,為什麼在執行結果沒看到呢?這是因為印出的資訊是在 RPi 上,如果要將輸出結果顯示到 Ansible 的結果中,可以修改 playbook 如下

- name: Update python script
  hosts: end-devices
  become: True
  tasks:
  - name: copy python file
    copy: src=files/hello.py dest=/home/pi/ansible/hello.py mode=0644
  - name: run python file
    command: python3 /home/pi/ansible/hello.py
    register: hello
  - debug: var=hello

將 task 的結果用 register 註冊為 variable,再使用 debug 印出,方便除錯。

好的,再執行一次 ansible-playbook

ken@ken-Lenovo-ideapad-330-15ICH:~/git/ansible/raspberry/playbooks$ ansible-playbook pi-update.yml

PLAY [Update python script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TASK [Gathering Facts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ok: [pi]

TASK [copy python file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ok: [pi]

TASK [run python file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changed: [pi]

TASK [debug]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ok: [pi] => {
    "hello": {
        "changed": true, 
        "cmd": [
            "python3", 
            "/home/pi/ansible/hello.py"
        ], 
        "delta": "0:00:00.779588", 
        "end": "2019-11-25 20:06:11.911999", 
        "failed": false, 
        "rc": 0, 
        "start": "2019-11-25 20:06:11.132411", 
        "stderr": "", 
        "stderr_lines": [], 
        "stdout": "Hello, world", 
        "stdout_lines": [
            "Hello, world"
        ]
    }
}

PLAY RECAP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pi                 : ok=4    changed=1    unreachable=0    failed=0

這次就可以看到 stdout 結果是 “Hello, world”,同時因為 hello.py 已經複製過了,第一個 task 狀態改為 ok,而非 changed。

小結

初次上路,好在沒有翻車。Ansible 相對 expect 這類響應式腳本複雜不少,但需要的 cost 真的很低,只需要 python 就可以運行。優點是 framework 架構完整,修改性跟移植性高,當專案成長到一定規模,expect 維護起來很麻煩時,就可以考慮用 Ansible 來補充。

Reference

Read more

Weekly Issue 第 9 期:Ghost 發布 6.0 版本

Ghost Release 新版了!距離上次大版號更新,已經過了 3 年多,這幾年來,創作者經濟變化得很快,Ghost 也嘗試讓創作者更容易經營自己的內容。 我會等 6.0 發布一陣子,穩定下來後才會更新。很期待他們下一步會是什麼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Ghost 6.0 Ghost Release 6.0。 兩個重量級更新:支援 ActivityPub,讓 Ghost 可以 Leverage 社群媒體分發渠道;以及內建 Analytics,支援流量分析。這剛好就是兩個我最想要的功能,Great Work。 常說經營內容的痛點在,不知道如何發佈內容,不知道訪客從哪來。當然這都可以用工具協助,例如設定 GA、或者使用 Postiz 等來經營社群,可是我覺得一個好的平台應該要替創作者處理掉這些事,Ghost

By Ken Chen

Weekly Issue 第 8 期:數位時代的遷徙自由

以前在開發內容平台產品時,常常想,如果有天我們的使用者要離開平台,他們擁有自由嗎?在現代,數位創作者有點像是佃農,替平台生產內容,可是因為數位落差,他們沒有移動的能力。 隨著時代進步,法規應該要與時俱進,這期選了數位部的公告草案,告訴我們科技與制度可以如何相輔相成。 另外,從本期開始,加入了目錄大綱,希望讓讀者閱讀時能更容易在不同議題間切換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社交資料可攜權與互通性 在唐鳳那看到這則消息,最近衛城出版編輯的帳號被無預警停權,引發討論,我自己也常常焦慮,當使用這些便利的平台服務時,我們是不是交出一些沒意識到的權利? 身為個人,可行的策略是,在發布內容到平台前,先保留一份在自己手中,但這其中的不平等顯而易見。《數位選擇法案》讓我理解到,創作者有機會在一個更好更平等的環境下創作。 我希望台灣也能有這樣的一天。 I gave the AI arms and legs – then it rejected me 在 HN 上看到的新聞,有名開發者發現自己的函式庫被用在 Claude

By Ken Chen

Weekly Issue 第 7 期:從 GitHub Spark 看 Prompt 工程

近期開始有人建議用 Context Engineering 來取代 Prompt Engineering,的確相較於 Prompt,Context 是更精確的用詞。前一期也提到,當 Duolingo 的 CEO 被問到 AI 是否只是模型套皮時,他也說模型一定有影響,但更多是關乎你的 Context。 那麼,業界現在是如何看待 Prompt 的呢?Github Spark 跟 V0 的例子或許能提供一些參考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Using GitHub Spark to reverse engineer GitHub Spark GitHub Spark 最近推出公開預覽,讓你可以用 prompt 直接開發應用。 作者用逆向工程,找出 Spark 的 system

By Ken Chen

Weekly Issue 第 6 期:Duolingo CEO 看 AI 與遊戲化

現在是 AI 時代,大家都在想怎麼讓自己的產品跟 AI 掛勾,但具體要怎麼做呢?背後的思考有哪些?Duolingo 給出他們自己的觀點。 例如,現在的產品是否只是 AI 套皮,你接收使用者的問題,套上自己的提詞後,拿去給 OpenAI,要它回答你?在現在百家爭鳴的情況下,選擇哪個模型會有差嗎?AI 能帶來新用戶與新營收嗎?等等。 另外本週也選了一篇少數派的文章,談 AI 對 RSS 的影響,對 RSS 未來方向有興趣的人不妨看看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Duolingo CEO Luis von Ahn wants you addicted to learning Duolingo CEO 專訪,相當紮實,推薦閱讀。 「對我們來說,

By Ken C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