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VirtualBox 上建置 Openwrt

現在工作會用到 Openwrt 當開發平台,但用起來一直卡卡的,想找時間從頭操作一次,看能不能深入理解系統的運作,說起來工作的重點就是不斷追求 balance,既能符合商業需求,又能持續成長。趁著年假有空,來玩玩看 Openwrt 有什麼特色。

首先是下載 Openwrt 並編譯,現在的 Openwrt 已經用 git 做版控,可以用 git clone 來放到自己的開發目錄

git clone https://git.openwrt.org/openwrt/openwrt.git
cd openwrt

剛下載下來的 Source code 沒有包含相關的 package,例如 python、driver 等等,因為後續開發會需要用到,先使用 feeds來更新並安裝 package

./scripts/feeds update
./scripts/feeds install -a

feeds是 Openwrt 內建的 script,如果想知道 command 的意思,可以用 help 。剛接觸 Linux 的人可能會不習慣看 help 來理解 command,可是用習慣之後,有問題能自己解,不用爬 Stack Overflow,對 Coding 幫助其實很大

./scripts/feeds -h
install [options] <package>: Install a package
...
update -a|<feedname(s)>: Update packages and lists of feeds in feeds.conf .

由 help 內容可以知道,update 是更新追蹤的 package list; install 則是安裝 package,如果沒有安裝, menuconfing 時就會看不到相關的 package ,因此這邊全部裝起來

接著進行環境準備,輸入 make defconfig 來檢查相關的 tool 有沒有 Ready,並產生設定文件 .config

再來使用 make menuconfig 來選擇要編譯的 package,找不到 package 的話可以用 / 加關鍵字搜尋,搜尋有支援 regular exp 喔!這邊先選擇 python3 、LuCI 、GDB , Target 用 x86 ,印象檔格式用 ext4

之後用 make -j8 全速編譯

編譯完得到映像壓縮檔,解壓縮

gunzip openwrt-x86-generic-combined-ext4.img.gz 

得到映像檔,為了讓 VirtualBox 可以掛載,要用 vboxmanage轉換為 vdi 格式

vboxmanage convertfromraw --format VDI openwrt-x86-generic-combined-ext4.img openwrt_x86.vdi
再來開啟 VirtualBox,建立 Virtual Machine

選擇 Type 為 Linux ,版本為 Linux 2.6 / 3.x / 4.x (32-bit) ,一路 Next 完成掛載

開啟 VirtualBox,可以看到

完成!已經在 VirtualBox 上掛載剛剛編譯好的 Openwrt 了!

Read more

Weekly Issue 第 13 期:Google 無須出售 Chrome

Chrome 的判決出來了,Google 不用分拆,只需要保障競爭者能跟它公平競爭。 這個判決有指標意義,所有人都知道 Google 長期利用 Chrome 數據改善它的搜尋引擎,讓其他廠商處於競爭劣勢。要解決這問題,最簡單方式是要求 Google 出售 Chrome,而法官在仔細評估後,給出相當審慎的判決。 我喜歡這種法律見解,具有實務與原則的平衡,法律條文不應該是照本宣科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Google Can Continue Paying for Firefox Search Deal, Judge Rules 以前很少注意 Chrome 的新聞,剛好最近判決出來了,看了一些。 最驚訝的是,Mozilla 有 85% 的年度收入是由 Google 給的,如果判決禁止 Google 出錢成為瀏覽器預設的搜尋引擎,將直接影響到 Mozilla

By Ken Chen

Weekly Issue 第 12 期:Bear 修改授權條款

通常開源專案需要面對長期維護的問題,而長期維護需要人力(開發者)物力(伺服器與基礎建設),個人開發者來說是個負擔。有些專案會有企業贊助,有些專案則是替用戶提供顧問與服務來收費維持。 這期選了 Bear 修改授權的新聞,也因為這則新聞,順道看了 Sentry 的授權模式。我們都希望擁有健康的開發生態,而授權條款很大程度左右了這點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Bear changes license to Elastic License Blog 平台工具 Bear 修改授權,原本是 MIT,現在改用 Elastic License。 看開發者的說法,原因是有人搭便車,fork 完直接部署成服務賣錢。開源不是免費勞工,這樣確實有點過分。Elastic License 的差別是不准以託管方式提供服務,算是補上這個洞。 相對 AGPL 來講,有時這種個人開發的小型專案,也不追求產業影響力,直接用 EL

By Ken Chen

Weekly Issue 第 11 期:AI 代理人插件可能存在資安風險

Preplexity 跟 Anthropic 等公司開始讓瀏覽器 AI 代理化,資安領域專家 Simon Willison 指出這可能會導致眾多資安漏洞出現。我建議兩邊的意見都可以看看,Anthropic 為了防堵問題,也下過不少功夫,看完後你會比較知道該如何使用 AI 代理。 另外這期特別喜歡 Mike Sun 談台灣的產品經理遇到的挑戰,我現在不太建議新人直接在台灣當產品經理,舞台太小,成長空間有限,會影響日後發展。如果真的對產品很有興趣,可以先到其他地方建立起正確的產品觀後,再回到台灣發展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Piloting Claude for Chrome Anthropic 最近推出 Chrome 用的 Claude 插件,但是依照說明文件:「當我們在自主模式中加入安全防護機制後,成功將 23.6%的攻擊成功率降低至 11.2%。」 儘管 Anthropic 特地專文說明它們的防護措施,

By Ken Chen

Weekly Issue 第 10 期:AI 機器人正造成網站負擔

隨著 LLM 變成日常的一部分,它們也在改變原有的網路生態。Fastly 的報告顯示,AI 機器人每分鐘可對網站發起高達 39K 次請求,日後造訪網站的,可能大多是機器人,而不是真人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Fastly warns AI bots can hit sites 39K times per minute 繼上次 Codeberg 的新聞後,Fastly 出報告指出 AI 機器人正造成網站營運負擔。 大多觀點延續幾個月來的趨勢:「網站負載增長主要並非來自人類訪客,而是代表聊天機器人公司運作的自動爬蟲與抓取程式。 」值得注意的是,AI Fetcher 的數量也在增加中,我猜這多少暗示了用戶搜尋資料的行為正在變化。 Meta 占了所有 AI 流量的 52% 🙄 ,相對下 Anthropic 只佔 3.76%

By Ken C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