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hentication

Weekly Issue 第 11 期:AI 代理人插件可能存在資安風險

Preplexity 跟 Anthropic 等公司開始讓瀏覽器 AI 代理化,資安領域專家 Simon Willison 指出這可能會導致眾多資安漏洞出現。我建議兩邊的意見都可以看看,Anthropic 為了防堵問題,也下過不少功夫,看完後你會比較知道該如何使用 AI 代理。 另外這期特別喜歡 Mike Sun 談台灣的產品經理遇到的挑戰,我現在不太建議新人直接在台灣當產品經理,舞台太小,成長空間有限,會影響日後發展。如果真的對產品很有興趣,可以先到其他地方建立起正確的產品觀後,再回到台灣發展。 🗞️ 熱門新聞 Piloting Claude for Chrome Anthropic 最近推出 Chrome 用的 Claude 插件,但是依照說明文件:「當我們在自主模式中加入安全防護機制後,成功將 23.6%的攻擊成功率降低至 11.2%。」 儘管 Anthropic 特地專文說明它們的防護措施,

By Ken Chen
OAuth 2.0 的身份認證:OpenID Connect

Web

OAuth 2.0 的身份認證:OpenID Connect

OAuth 2 讓網路服務可以存取第三方的受保護資源,因此,有些開發者會進一步利用 OAuth 2 來進行使用者認證。但這中間存在著一些語義落差,因為 OAuth 2 當初設計目的是「授權」而不是「認證」,兩者關注的焦點會有些不同。OpenID Connect 是基於 OAuth 2 的一套身份認證協定,讓開發者可以在 OAuth 2 授權的基礎上,再加入標準的認證流程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會說明授權跟認證的場景有何差異,並講解 OpenID Connect 如何滿足認證需求。 因為 OpenID Connect 是建構在 OAuth 2 的基礎上,我會假設這篇文章的讀者已經知道 OAuth 2 的組件與流程,如果你不熟悉,可以先閱讀另外兩篇文章 * OAuth 2.0:

By Ken Chen
更好的選擇?用 JWT 取代 Session 的風險

Security

更好的選擇?用 JWT 取代 Session 的風險

因為 HTTP 是無狀態協定,為了保持使用者狀態,需要後端實作 Session 管理機制。在早期方式中,使用者狀態會跟 HTTP 的 Cookie 綁定,等到有需要的時候,例如驗證身份,就能使用 Cookie 內的資訊搭配後端 Session 來進行。但自從 JWT 出現後,使用者資訊可以編碼在 JWT 內,也開始有人用它來管理使用者身份。前些日子跟公司的資安團隊討論,發現 JWT 用來管理身份認證會有些風險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會比較原本的 Session 管理跟 JWT 的差異,並說明可能的風險所在。 Session 管理 Session 是什麼意思?為什麼需要管理?我們可以從 HTTP 無狀態的特性聊起。所謂的無狀態,翻譯成白話,就是後面請求不會受前面請求的影響。想像現在有個朋友跟你借錢,

By Ken Chen